價值知識


  • 總經觀察指標 > 總經觀察

最新台股觀察報告

作者:洪鑒穩   |   2018 / 10 / 22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

 

近期台股似乎已從原本下殺的趨勢,轉為盤整的趨勢,接下來呢?

 

十月份這場股災,可說是出其不意,許多投資人都摔了一跤,從網路上各大討論區就可看出哀鴻遍野的慘狀。截至目前為止,台股自11000點下殺到9800點後,已在約10000點左右盤整了近6天,眾多解盤分析接連出現,有的說接下來將會有一波反彈,有的說這只是空頭的開始,有說長期趨勢仍然看好,可逢低布局,總之,各式各樣的多空解釋都有,但何者為真呢?

 

首先,我們得清楚了解,這次的閃崩,是全世界性的趨勢,並非單台股一方,美股、港股、日股、和德股等等,都一樣閃崩。許多人把這次的閃崩歸咎於近期的許多壞消息,例如:

 

1.美國利率持續調高。

2.中美貿易戰。

3.聯準會的緊縮的態度

4.中國債務與房市風險。

5.新興國家的債務危機。

 

其實,當市場高漲到一定程度時,並不需要太多的壞消息面,就會出現閃崩的情況。如柯斯托蘭尼所言,影響短期市場的因素,只有心理面與技術面,而心理面與技術面會直接影響資金的流動。也就是說,短期市場的漲跌,追根究柢,原因就是超買或超賣的因素所致,道理就這麼簡單。

 

當短期市場的高漲是因為超買的因素,遲早會超買出盡,轉折下來。但如果股市漲到相當高的位置時,若遇些風吹草動,就可能會來個閃崩(尤其是當市場在超高點之時)。反之,如市場下跌的因素是超賣的因素,則不久後也會因為超賣出盡,反彈高漲,也就是這樣的原因,造就股市短期的波動起伏。

 

當然,這道理雖然簡單,但卻沒有人能準確抓出時間點,例如買超多久後會轉折下來,又或賣超多久後會開始反彈,沒人能知曉。不過,這裡我要說的重點是,大部分的負面消息只是用來作為陪襯與歸咎的馬後炮,鮮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點投資人得謹記在心。例如中國的軟著陸與硬著陸,都已喊了長達近8年之久,至今連個著陸都沒有。

 

以這次的情況來說,這次中期的多頭波段,是自2016年4月份開始,到這個月為止,已走了近2年半的時間,台股由8300點漲至11000點之上。前期的漲幅靠的是基本面與資金的追捧,但漲幅至此,除了基本面外,更多是靠資金在支撐,也就是持續的買超,只是這股買超的力量自6月份開始,已走緩下來。

 

至於接下來股市會如何走呢?我不知道,也沒有人會知道。但以短期來說,股市通常是當賣超出盡後,只要基本面仍然有支撐,遲早會開始反彈,只是沒有人知道低點會在哪,又或者何時才會反彈,一切終究得回歸於基本面。

 

觀察基本面,仍得回歸觀察五大經濟指標的態勢:

 

1.台灣百大優質企業的營收年增率趨勢。

2.巴菲特指標。

3.美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利率)

4.市場大眾的投資氛圍。

5.美國長短期公債出現反利差。

 

 

台灣百大優質企業的營收年增率趨勢:

 

台灣百大優質企業營收累計年成長率的計算,是從台股中挑最優質的前100大公司,並以總和它們的營收後,估算出這100家公司的近3月累計營收年成長率,與近12月累計營收年成長率。主要觀察的方式為近3月累計年成長率如大於12月累計年成長率,同時12月累計年成長率也是成長的條件下,則趨勢向上。

 

台灣百大優質企業的營收如果是成長的趨勢,則代表台灣的上市公司賺錢的速度仍然在增長中,亦代表台灣的總體經濟是站在成長的軌道之上,道理就這麼簡單。以最新9月份的營收趨勢來看:

 

  1. 近3月累計年成長率為9.98% > 近12月累計年成長率為9.38%。
  2. 9月份的12月累計年成長率為 9.38% > 8月份的近12月累計年成長率為9.25%。

 

透過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台灣總體經濟的趨勢仍然是向上發展的,所以就這點來看,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總經的基本面。

 

 

巴菲特指標:

巴菲特指標 = 股市總市值⁄(國民生產毛額(GNP))

 

巴菲特指標高,代表股票市值高,風險增加。反之,巴菲特指標低,代表股票市值低,風險減少。目前台股的巴菲特指標約落在171%。

 

以指標的標準來看,持股比例應該落在50%~60%之間。

 

 

美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利率)

這十年來的多頭行情,可以說是靠長期極低利率所引發的資金狂潮推升而成,尤其是美國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更是始作俑者。全世界不知有多少投資人是為了賺取比銀行定存1%更高的獲利,相繼把資金投入高殖利率股、ETF、基金、債券等風險較高的項目。近期,許多的資金更是開始追逐那些高風險的概念股,例如物聯網、自動駕駛、電動車或被動元件等。

 

但現在美國央行似乎開始轉向貨幣景縮的政策。今年以來,聯準會以升息三次,同時如果沒有意外,年底還會再升息一次,也就是說年底時,聯邦基準利率會調高至2.5%以上。

 

同時,觀察近期川普與聯準會因升息的關係而彼此抬槓,以及近期聯準會的發言,看來聯準會對貨幣緊鎖的態度是相當的堅定。也就是說,如果把錢放進銀行做定存,每年也有2.5%可以領,明年之後,會不會在升息個四次,把利率調高至3.5%呢?

 

如果利率真的調高至3.5%,以目前的股市總市值來看,股市將相對失去投資的光環,畢竟有太多壞消息流竄著,使許多投資人感到害怕,在這種氛圍下,除非經濟基本面有強力的成長力道,否則股市在缺乏新的資金之下,或甚至是淨流出,則上漲的力道將相當有限。

 

總之,就觀察美國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而言,我仍持中立的態度,原因是雖然貨幣寬鬆的政策似乎已開始轉向,但畢竟基準利率還是維持在相對低檔之間,沒有必要在此時過於悲觀,但也沒有理由樂觀罷了。

 

 

市場大眾的投資氛圍:

由於近期股市的大跌,投資大眾似乎開始謹慎起來,這對股市而言是健康的,但我必須說,單是觀察之前被動元件類股如此極端的漲勢,就不難知道投資大眾之前是處於較樂觀的態度。

 

台股有一項特質,每當高價股出沒時,通常代表台股的高點將至,過一陣子之後,便會開始轉折下來。尤其是當那些高價股是屬於概念股、因供需失衡而成長的、轉機股、景氣循環股,或高科技類股等,這種關聯性越是準確。

 

例如之前的宏達電,在2011年登上千元高峰,成為當時的股王,台股當時也漲上波段的新高,指數漲至9000點以上,但隨後進入2012年景氣趨緩的時期,股市便開始修正,指數下跌至6800點,宏達電的股價至此開始下跌,從此一去不復返。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對應在股市上,則可修正為”股市將亡,必有高價股。”。總之,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市場投資大眾的氛圍已轉為較謹慎許多,但因為利率還是維持在低檔,情況仍然是大多的錢在找比銀行定存更高的獲利,所以我對此項指標的態度仍然維持在中立。

 

 

美國長短期公債出現反利差:

圖片來源取自於:財經M平方

 

當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於2年期公債殖利率,以及兩項殖利率都處在向上漲的趨勢,則代表經濟處於過熱的階段。

 

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通常得比2年期的殖利率還高,因為持有時間長,相對承擔的風險偏高,自然風險溢價的行情要高些。如短期殖利率高於長期殖利率時,也就是反利差的情況出現,則代表市場只希望購買短期的債券,藉此避開可能更高的長期風險。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兩項重點:

 

1.長短期公債的殖利率利差越來越少。

2.長短期公債的殖利率都是趨勢向上。

 

雖然兩者的殖利率還沒有出現反利差的情況,但卻是往此方向發展,所以對於這項觀察指標而言,我個人是偏向不宜樂觀的看法,但也不至於到需要悲觀的時候,畢竟還沒有出現反利差的情況。

 

 

總結:

近期讀了一篇來自知名財經雜誌裡,最新的股市崩跌分析報導,前面解釋了一大堆觀察指標,以及此次崩跌的理由,但在最後的段落,卻又說”股市會不會就此由多轉空,還是只是多頭的一個回檔?仍待觀察。”,看到這段話後,我差點沒有把剛喝進口的水給噴了出來。

 

我自今年2月開始,所寫的每一篇總經分析,對股市後市發展的態度就已轉為”不宜樂觀”,這在當時股市行情仍好之時,我算是少數人有此見解,所以當時就已建議投資人的持股比例應該由最高的70%調降至60%。

 

綜觀以上五大指標目前的態勢來看,我個人仍然維持一樣在相對審慎的態度,一切回歸我所建議的巴菲特指標持股比例,此時仍然是最高不宜超過60%。

 

原因很簡單,五項指標最重要的一項,台灣百大優質企業的營收趨勢仍然是向上的,而其他的指標都是偏向中立,或是較不樂觀的態勢,尤其是此時市場人然處於相對高點之上,所以不宜樂觀,但也沒有理由過於悲觀的情況,一切回歸巴菲特指標的持股標準,是最適合現在的態勢。

 

智股網  投資執行長

洪鑑穩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