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網路精選美文 > 時事新聞

石橋夢想——普利司通發展史

作者:網路精選美文   |   2018 / 12 / 18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

 

輪胎號稱是汽車的鞋履,除了是車身與地面接觸的的四個點, 對行駛安全性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輪胎雖然只能算是汽車配件中的一員,但其發展時間絲毫不遜於汽車發展史, 有些品牌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沉澱。

 

沒有馬拉的馬車

在日本,很多成功的跨國企業無一例外都需要依靠海外市場,雖然日本國內人口早已突破一億,但國土面積的狹小,迫使日本企業必須向外擴張。再說到輪胎品牌,20世紀初,歐美已有米其林、鄧祿普和固特異等優秀的輪胎企業,而日本連汽車都少之又少。普利司通正是從如此荒蕪的市場中絕地而起,覆蓋了全日本,影響了全世界。普利司通雖然誕生於1931年,但其前身的故事更是耐人尋味。

1906年,普利司通創始人石橋正二郎在17歲時就與兄長石橋重太郎繼承了父業,也就是布襪作坊——志麻屋,其主業是售賣襪子, 但也有褲子、襯衫等衣物類。不久,掌管外事的兄長以志願兵的身份參加了一年的軍役,公司所有的事情全落到正二郎的肩上,此時,他從商業學校畢業的成果逐漸顯現出來了。當時日本作坊的員工都是師徒制,也就是說要想找工作就要先拜師,師傅教本領、管吃住,徒弟則為師傅打工效勞。

正二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改革,把師徒制改為僱傭制,儘管遭到了父親的重責,但效果顯著,徒弟轉為工人後便有了工資和假期。這樣一來,雖然縮短了工人們的工作時間,但工作效率卻提升了不少, 由此可見這次改革是很成功的。改革後的正二郎陸續招納了更多的新員工,修建了更大的新廠房,與此同時開展了機械化產業佈局,引進了各種機器和設備來擴大產量。

1912年,正二郎有機會乘坐汽車,頓時有了奇思妙想,那就是買下一輛車宣傳自己的產品。當年日本的汽車保有量只有區區350 餘輛,甚至一輛車的售價高達2000日元,兄弟二人商量過後就毅然決然地買下了車,並在車身側面塗上了宣傳廣告。當該車遊街宣傳時,當地人民就會不可思議地說:“沒有馬拉的馬車來了。”正二郎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回報, 其小作坊於1918年上升為正式法人機構,由志麻屋更名為“日本足袋株式會社”的公司誕生,公司資本為100萬日元。

 

橡膠鞋與輪胎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臨,使得日本國內的經濟出現了衰退現象,布襪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產量也嚴重下降。此時的正二郎在想盡一切辦法挽回局面,結論是製作橡膠底布襪。當時布襪是以草鞋為主,經常往來碎石路面會加大更換頻率,就在1921年,正二郎抓住了這個機遇。日本足袋從橡膠採購、加工和宣傳等一系列的努力,終於被工人們認可,逐漸普及全國,並且把市場延伸到海外,銷售網絡空前得發達,取得國際性成功。1930年,身為日本足袋董事長的石橋正二郎,又開始琢磨著另外一筆生意, 就是前文提到的輪胎市場。

20 世紀初,歐美的輪胎品牌已經佔據著大部分全球輪胎市場份額,從沒做過輪胎的正二郎有此想法,必定會被家族、朋友等人所反對, 但這絲毫影響不到他的想法。日本國內的輪胎市場始終被外國品牌所壟斷,除了經商謀利, 正二郎也希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輪胎品牌,並提出“工業報國”的創業精神。於是,為做試行, 正二郎把工廠南部的倉庫改造成臨時輪胎製作工廠,從各部門挑選出20 餘名的人員組建了輪胎試做隊伍,在沒有國外技師、輪胎知識和相關經驗的前提下,工人們僅憑成型與加硫機和說明書,製造出了日本第一條國產輪胎——“普利司通”輪胎第一號,時間為1930年4月9日下午4點。

 

“石橋”的奮鬥

普利司通是由英文BridgeStone音譯而成, 我們知道的國外品牌幾乎都是由創始人的姓名來命名,正二郎為了與國際接軌,也使用了該方式命名自己的輪胎,而橋石的直譯“ StoneBridge” 因為太過拗口,就把前後顛倒過來,讓其擁有“石橋”之意。

第一條輪胎是誕生了,滿足了正二郎的心願, 但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久久困擾著普利司通, 無論在設計還是做工方面,遠遠不及於其他已存數載的國外輪胎品牌,理所當然地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經銷商也不敢輕舉妄動。新生品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贏得信賴,為此普利司通向所有的消費者承諾,不論問題大小,在輪胎使用過程中,但凡出現質量問題,普利司通都會無條件為車主更換全新的輪胎。即使虧本經營,退貨率達到25%,正二郎仍然堅持該制度。最終普利司通贏得了普遍消費者的信心,並於1932年1月,獲得了日本商會的“優良國產製品”的認定。

1937年,普利司通把總部搬到了東京,為了迎合進一步擴張市場的需要,次年繼承了橫濱的廠房並製作再生橡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復興時的橡膠需求明顯提高,以至於1946 年下半年,普利司通佔有了日本市場輪胎產量的48%。經過多年的發展,普利司通輪胎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消費群體。1951年,固特異進軍日本市場,欲收購普利司通股份時,卻遭到了正二郎的拒絕,兩家公司只達成了合作協議, 而該合作持續了長達28年。在此期間,普利司通汲取了固特異的最新技術,為此後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普利司通發展史

1953 普利司通開始開發尼龍輪胎。

1956 普利司通製作出第一條採用鋼絲帘線的斜紋輪胎。

1959 一款名為“HT 尼龍輪胎”的TB尼龍輪胎正式銷售。

1962 普利司通推出日本國產的第一款子午線鋼絲輪胎“STEELRIB”。

1963 普利司通開始投入賽車用輪胎的開發。

1965 普利司通輪胎品質保證部正式成立。

1970 普利司通與鋼絲帘線供應商貝卡爾特成立了合資公司。

1975 嶄新的RD-108 STEEl(108BV) 鋼絲子午線輪胎上市。

1982 普利司通推出日本首款無釘雪地胎Blizzak。

1998 由普利司通提供輪胎的McLaren-Mercedes車隊奪得世界方程式冠軍。

2007 普利司通成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唯一輪胎供應商。

2014 集團總銷售額達36 739億日元,穩居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之列。

 

來源: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