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老巴與查理的專題報導 > 巴菲特時事新聞

巴菲特:作為發現新大陸的代價,他們陷入了一個明顯的騙局

作者:網路精選美文   |   2019 / 10 / 07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網路

 

 “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找到濕濕的雪和長長的坡。”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

關於複利的故事,巴菲特在7歲的時候就明白了。

 

大概七歲時,巴菲特從本森圖書館帶出一本書,叫做賺一千美元的一千種方法。書中的方法之一就是擁有一台投幣體重計。

巴菲特計算自己買第一台體重計要花多少錢,然後花多長時間能讓這台體重計賺到買下一台的利潤。

他坐在那裡做複利表,計算需要花多久,他能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台體重計。當然了,體重計是他的,其他人投幣使用。

“我要讓所有美國人每天稱10次體重,我只要坐在那裡,像體重計界的洛克菲勒。”

 

華爾街的傳奇戴維斯家族,也深諳複利的力量,讀懂複利,從娃娃抓起。

在《戴維斯王朝》這本講述這個傳奇家庭的書中,有個關於複利的小故事。

戴維斯家族第三代,後來管理450億美元資產的克里斯,小時候有一次跟爺爺老戴維斯出門,路過一個香噴噴的熱狗攤,想問爺爺要1美元買熱狗吃。

擁有9億美元的爺爺對他說,“你知道嗎?這1美元如果你投資得當的話,每五年可以翻一倍,50年後,這1美元就會變成1024美元。你真的想花一千美元買個熱狗嗎?”

小戴維斯後來回憶,那天爺爺教會了我兩個道理,第一,複利很重要;第二,一定要擁有自己的錢。

 

在每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最先談的就是複利。在過去的53年中,複利發揮著魔力。從1965-2018年,波克夏的每股淨資產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8.7%,遠超標普500指數的9.7%。

巴菲特說:“一步接著一步,我們已經創造了一些我們夢想中的東西,但這會要很多時間,不是我們在一天內能取得的進展,但是複利真的很有用。”

 

在1963-1965年的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每年都會講一個關於複利的小故事。

作者整理了這三個故事,分享給大家。

 

1963年:資助哥倫布

女王失去了2萬億美元

我從不怎麼可靠的小道消息了解到,伊莎貝拉女王起先同意為哥倫布的航行資助大概3萬美元。這筆錢看起來起碼算是一筆較為成功的風險投資。

 

如果不考慮發現新大陸所帶來的精神價值,那麼不得不說,就算是殖民侵占盛行,這件事從整體來看也抵不上一個IBM。

 

十分粗略地估計,把這3萬美元按照4%的複合年收益率進行投資,到1962年就能增長到大約2萬億美元。歷史上為曼哈頓的印第安人辯護的學者可能會在類似的計算中尋找到支撐其觀點的證據。

 

如此天馬行空的幾何級數恰恰闡明了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要就細水長流,或是以不錯的收益率讓資本產生複利。

 

收益率上相對微小的變動積累一些年後,會累積成龐大的數字,這常常讓人驚詫不已。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即使我們一直在追求更多,但是只要取得比道瓊斯指數高幾點的回報率,我們就會覺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後,這小小的“幾點”可能意味著一大筆收入。

 

 

1964年:

投資畫作是門愚蠢的生意

現在到了我們這篇文章激動人心的部分了。去年,為了解釋清楚複利的重要性,我批判了女王伊莎貝拉和她的理財顧問。作為發現新大陸的代價,他們陷入了一個複合利率明顯過低的騙局。

 

鑑於複利這個話題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我就試著把這個話題轉向藝術界。

1540年,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為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支付了相當於4 000埃居的價格。以防有些人不清楚歐洲貨幣單位,4000埃居換算過來大概是2萬美元。

 

如果法蘭西斯國王當時腳踏實地,他(和他的諸多理事)能夠尋找到一項稅後收益率有6%的投資,那麼這份資產現在的價值將會超過1000兆美元,比當前美國國債的3000倍還要多,而這都是來自6%的收益率。

 

我相信這樣一算,在家裡再說起買進任何算得上投資的畫作,基本都沒什麼好爭論的了。

 

然而,正如我在去年指出的那樣,這裡還需要提出其他一些精神上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活得長久的智慧。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複合利率上相對較小的變動引發的重大變化。

 

 

1965年:

曼哈頓島印第安人的精明

伊莎貝拉女王和法蘭西斯一世眾所周知的明智投資結果被證明是愚蠢的行為。

 

這些歷史人物的辯護者們早已為我們列出了一堆事實進行解釋,其實都不過是感情用事。複利收益表面前,一切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種質疑比較合理,讓我們很煩惱。

有人指責說,信件裡面這種消極的論調純粹是用來批評歷史上理財能力薄弱的人的,給了人人稱讚的歷史事件一個下馬威。

他們向我們提出挑戰,問我們有沒有投資能力高超的案例,使得當事人的光輝業績世代流傳,值得後來者學習的?

 

當然,有一個故事比較突出。這是一個關於1626年曼哈頓島的印第安人把這座小島賣給臭名昭著、揮霍無度的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米紐伊特的傳奇故事。

印第安人在交易中體現出來的精明,將會永遠銘刻在歷史上。

我了解到,印第安人從這筆交易中淨落到手的錢約合24美元。付出金錢的米紐伊特得到了曼哈頓島上22.3平方英里(57.8平方公里)的所有土地,約合6.2億平方英尺。

按照可比土地銷售的價格基礎進行估算,我們不難做出一個相當準確的估計。現在每平方英尺土地價格估計為20美元,因此可以合理推算,整個曼哈頓島的土地現在總價值約為1250億美元。

對於那些投資新手來說,這個數據聽起來會讓人感覺米紐伊特總督做的這筆交易賺大了。

但是,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夠取得每年6.5%的投資收益率(其部落的共同基金代理人本應該給出這個承諾的),就可以輕鬆笑到最後。

按照6.5%的投資收益率,他們賣出曼哈頓島收到的24美元,經過338年到現在會累計增值到約420億美元。而且只要他們努力爭取每年多賺上半個百分點,讓年收益率達到7%,338年後的現在就能增值到2050億美元。

 

以上就是巴菲特連續三年在致股東的信中分享的小故事。

鑑於有些人是從短期投資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投資方案,巴菲特在1964年致股東的信中,展示了10萬美元的本金按不同複合利率、積累不同的時間計算得到的收益。

 

圖001

 

巴菲特指出,哪怕只是收益率上很小的百分比變動,都會在項目的複利(投資)累加過程中產生巨大影響。另外明顯的一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力會迅速增強。

 

“如果在一段關鍵的時間過後,巴菲特合夥企業能夠取得比主流投資企業僅僅高一點點的邊際收益,那麼公司的使命就算圓滿完成了。”

巴菲特在信中說。

今天看來,很顯然,巴菲特遠遠超出了這個目標。

 

 

參考資料:《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來源:網路

圖片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