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夜讀分享 > 生活知識

品讀:掌控習慣的四大定律

作者:網路精選   |   2020 / 04 / 30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

 

最近讀了美國習慣學院創始人詹姆斯‧克利爾寫的《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書裡詳細講了如何培養好習慣,以及如何秉棄壞習慣。書裡很多觀點我個人覺得非常受用,這本書裡面的方法非常簡單,對於沒有自制力的我來說,做起來也不覺得困難。我把裡面的精華總結出來,分享給諸位,大家一起受用。

 

 

掌控習慣,才能掌控命運

 

每個人都知道要培養習慣。但是人們又往往覺得,那些能影響人生的都是重大事件,而不是一個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小習慣。事實並非如此。

 

人們很容易低估每天進行微小改進的價值。一個好習慣,無論大小,都使我們不斷進步。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那些真正影響我們人生的習慣,都是微小習慣的疊加。

這就是小習慣的巨大力量。

 

好習慣,是自我提高的複利,持續小小的改進就能帶來驚人的不同。如果每天進步1%,那麼一年後,你就會進步37倍。((1+1%)^365=37.78)

 

反之,壞習慣也能導致加倍的自我毀滅。如果每天退步1%,那麼一年後你現有的任何成就都會趨近於零,你將變得一無所有。((1-1%)^365=0.03)

 

《三國演義》裡的蜀國名將張飛,就敗在自己的壞習慣上。他常常酗酒,酒後又經常鞭打士卒,部下紛紛記恨。關羽死後,他嚴令部下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三軍挂孝伐吳,否則提頭來見。部下們眼看無法辦妥,就趁他酒醉睡夢中,將他殺死了。可惜一代英雄,曾經勇冠三軍萬人難敵,就這麼終結了一生。

 

成也“習慣”,敗也“習慣”。無論一個人處在什麼境地,站在什麼高度,想要不斷取得進步,最重要的是要養成自我提升的好習慣,以及掌握如何擯棄壞習慣。

掌控習慣,才能掌控命運。

 

 

你的習慣塑造你的身份

你的身份設定決定你的習慣

 

即使我們都知道習慣非常重要,但是培養習慣依然常常失敗,根本原因在於:你沒有建立培養習慣的最佳理念。

想要培養習慣,不是建立一個具體的目標,而是要明確你的身份設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能讓一個人長期保持習慣的唯一原因,是這個習慣與你的身份融為一體。一旦一個人完全認同自己身份的某個特定方面,他們就更有可能向這個方向行事。

 

有個朋友曾經在聚會時問我:“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根本控制不住情緒怎麼辦?”我跟他說:“你設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潛意識裡就會往那個方向發展。”

 

我是家裡脾氣最好的人:這樣的人不容易跟家人發脾氣;

我很自律:這樣的人更容易堅持做一件事。

如同習慣一樣,身份的設定也是一把雙面刃。把自己往好的方向設定身份,就會培養好習慣;把自己往差的地方設定,就會培養壞習慣。

我不辨方向,容易迷路: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容易迷路;

我就是容易發怒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我不會收拾:這樣的人,就培養不出整潔的習慣。

 

與身份設定不符合的行為不會持久,無法養成習慣。理智上你當然希望自己培養一個好習慣,成為更好的人。但是當這些行為與你設定的身份有衝突的話,你就無法長期堅持下去。

 

如何設定身份?

決定你想成為哪類人,用小贏證明給自己看。

以健身為例,第一步,設定身份:“我是一個愛健身的人”;第二步,每次做對自己健身有利的事情時,都給自己加一分,強化你想要的身份。

 

在《原子習慣》裡,作者提到一個具體案例:

有個朋友減肥成功的秘訣是:把自己設定為一個非常健康的人,然後每天問自己“健康的人會做什麼?”

“健康的人吃水果還是吃薯條?健康的人是叫計程車還是騎車?”她常常這麼問自己。她認為只要堅信自己是一個健康的人,並且按照健康的人一樣行事,堅持足夠長時間,她就一定會成為那種健康的人。

實踐結果證明沒錯,她靠這個方法減了100磅。

一個人養成習慣後,一次兩次打亂習慣並不是大問題。但有些人會長期打亂自己習慣甚至無法形成習慣,他們失敗的根源在於沒有認同自己的身份設定。想要培養習慣,就一定要給自己設定好身份。你設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朝這個方向行事。

 

 

500000人親身驗證

掌控習慣的四大定律

 

每當你想培養一個好習慣時,問自己四個問題:

 

1、如何讓它顯而易見?

2、如何讓它有吸引力?

3、如何讓它變得容易執行?

4、如何讓它變得令人高興?

 

 

 如何讓習慣顯而易見?

 

方法一:給自己明確的行為提示

許多人以為自己缺乏做事的動力,其實不是,是他們缺乏明確的行為提示。

給自己提示,讓這個行動變得顯而易見,才更容易實施。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兩個最常見的行為提示:時間和地點。想要培養習慣,可以明確自己將在「時間」「地點」做「什麼事」。

 

比較下面兩個計劃:

A、我今天要健身

B、我下午5點要在健身房跑半個小時

顯然,B計劃比A要更顯而易見,更容易因此形成習慣。

 

方法二:將想培養的習慣與已有習慣綁定

確定已有的舊習慣,然後把想培養的新習慣跟它結合在一起,這樣培養習慣就變得更顯而易見了。

想要培養新的習慣,最好綁定自己的高頻習慣,比如“刷牙”。做得次數多了,就會形成慣性,培養習慣事半功倍。

 

方法三:原動力被高估,環境往往更重要

有時候培養習慣根本不需要什麼動力,更不需要努力,稍微改變一下環境就行了……

想吃水果,就把它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想彈吉他,就把吉他放在客廳中央;

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就不會再爬回床上玩手機。

 

反之亦然。想要戒掉壞習慣,就要讓它在環境中沒那麼顯而易見,或者乾脆遠離這樣的環境。

 

想戒掉零食,就要把零食都藏起來或者乾脆扔掉;

想少看電視,就不要把遙控器放在顯眼的位置;

想戒菸,就讓家人把煙藏在櫃子角落裡。

 

想要培養好習慣或者戒除壞習慣,有的時候根本用不到毅力,只需要營造一個好環境,就邁出了關鍵的一大步。

 

 

如何讓習慣更有吸引力?

 

想要培養一個好習慣,你必須要認識到一件事:

 

如果你在這個習慣裡設定的每個目標都違背人性,那它注定會失敗。

 

想要把一個行為變成習慣,必須要讓它變得有吸引力,才能持久下去,形成習慣。

 

方法一:將想培養的習慣與喜好綁定

把你需要做的事與你願意做的事綁定,規定做完需要做的事後就可以做願意做的事。這樣前者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吸引力。

我有個朋友這幾個月來正在培養讀書的習慣。她把它跟“刷社群網站”這個愛好綁定在了一起。讀書時,她就把手機拿到別的房間裡斷網充電。只有讀完自己想看的那些頁書,她才會把手機拿出來刷一下。這個方法使得她越來越喜歡讀書的感覺。

 

培養一個真正無法抗拒的習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利用這個小方法,就可以讓任何習慣都變得多一點吸引力,提高了培養習慣的可能性。

 

方法二:找到組織,組隊打怪

人是群體性動物,希望融入群體,希望有歸屬感。群體歸屬感可以維持一個人持續做事的動力。

在群體中,我們喜歡模仿三類人的習慣:親近的人、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有權勢的人。

接觸有良好習慣的親朋好友,加入崇尚習慣的文化環境(如參加某某訓練營、讀書會、羽毛球隊、愛跑隊…),向周圍有成就的人看齊,都有助於我們自己培養好習慣。

相反的,如果想要柄棄壞習慣,就要遠離相關聯的群體。

 

有一個殘酷的人生真相是:如果你常跟胖朋友在一起,那麼你本人胖起來的概率會增加57%。所以,如果你非常想減肥,最好多和瘦一點的朋友玩。

 

 

 如何讓習慣簡單易行?

 

培養習慣的關鍵原則是關注行為的次數,不斷地重複某一行為動作。

想要培養習慣,不應該關注“多長時間才能養成習慣”,而是要關注“需要多少次才能養成習慣”。

人性本來就是懶惰的,所以不要指望僅依靠動機就能形成習慣。即使我們天天嘴巴說著努力啊進步啊,也不得不承認——人類的動機就是貪圖安逸,怎麼省事怎麼來。

 

與其挑戰人性去克服生活中的阻力,不如設法從一開始減少阻力。

 

方法一:創造條件,讓開始行動變得簡單

如果你想健身,就盡量把房子租在樓下或附近就有健身房的地區,可以大大增加你去健身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每次都要走很久甚至坐車才能到,你就會有可能一年去不到12次。

如果你想改掉壞習慣,那就讓壞習慣的動作變得複雜難以執行。

 

每天下班就刷抖音刷得太多,每次刷完了就爭取卸載APP。下次想看的時候還得重裝,你就沒那麼想玩了;

買一個電源定時器,晚上11點就切斷路由器電源,這樣你就會自動去睡覺。

一件事情做起來越麻煩,你就越來越不想做了。這些小手段不會遏制真正的上癮,但是會有效降低次數頻率。增加一點壞習慣的難度,意味著我們更容易培養起好習慣。

 

方法二:2分鐘策略

無論你的目標多麼遠大,無論你的習慣多麼複雜,幾乎所有的習慣都可以縮減為兩分鐘版本:

 

每天讀書➡️ 讀一頁;

練半小時瑜伽➡️ 拿出瑜伽墊鋪好;

跑三公里➡️ 穿好慢跑鞋;

健身1小時➡️ 無論如何爬也要爬到健身房發呆2分鐘。

 

把習慣縮減為兩分鐘版本,可以讓你盡可能開始第一步。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費力的讀一頁書、鋪好瑜伽墊、穿上跑步鞋、在健身房發呆兩分鐘。儘管這個兩分鐘看似微不足道,卻極有可能會持續影響你接下來的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的行為。

 

不要指望從一開始就培養一個完美的習慣。一個不喜歡運動的人,想要培養“每天都運動1小時”的習慣,幾乎難以成功。但是可以從連續不斷的做一件小事情開始。比如一開始的習慣可以是“穿上慢跑鞋跑5分鐘”,然後變成“跑15分鐘”,到“跑20分鐘”,再到“跑30分鐘”,循序漸進。

 

每個人都想立竿見影,可惜誰也無法一口吃個胖子,不如先做一點是一點。做得比希望的少,總好過什麼都不做。當你努力想保持一個習慣時,從兩分鐘策略出發,培養習慣就變得異常簡單。

 

 

 如何讓習慣變得令你愉悅?

 

分享一個口香糖的故事:

口香糖行業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早期的口香糖嚼起來就像在嚼蠟,大家都不喜歡吃,更談不上養成習慣了,所以一直都賣得不怎麼樣。直到箭牌推出了水果口味口香糖,讓咀嚼變得令人愉快,大家都愛上了嚼口香糖,才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

 

前面講的三個定律(讓習慣顯而易見、有吸引力、簡單易行)都是為了增加當下跨出那一步的概率;而這第四個定律(讓習慣變得讓人愉悅),提高了下次重複這種行為的可能性。

 

要保持一個習慣,它得讓你感到心情愉悅,下次才願意再做這件事。一次次的累積,才形成習慣。

 

在很多情況下,做一件事心情愉悅,主要是因為即時成就感得到了滿足,我們很快得到了回報。因此想要讓你的行為令人愉悅,你需要創造即時回報。

 

有兩個不錯的方法:迴紋針策略和打卡日曆。

 

方法一:迴紋針策略,強化行為滿足感

每練習一個吉他小調,就往罐子裡扔一個迴紋針(當然,你想扔硬幣也可以),把付出的努力變成清晰可見的進步,強化了你的行為,增加了即時滿足感,人就更容易堅持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能夠強化你身份的短期獎勵,不能讓它與你的身份設定衝突。比如說你想做一個健康的人,但是你每次健身後獎勵自己一大桶冰淇淋,這就是錯誤的短期獎勵。

 

方法二:打卡日曆,讓回報清晰可見

把家裡最大的日曆拿出來,掛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每次健身後都用你最喜歡的顏色塗上明顯的鼓勵標誌。

每個月看到自己的成就在日曆上面清晰的標識出來了,彷彿看到了即時回報,那感覺別提有多充實了。

若要柄棄壞習慣,則要反其道,讓壞習慣的惡果難以承受。

要想成功戒菸,可以在抽煙的時候,創造讓人心理厭惡的場景。我有一個戒菸成功的朋友是這麼做的:

 

在辦公室裡貼上長期吸煙者的肺部圖片。這樣的圖片往往非常恐怖,讓人心裡非常不舒服。如果審醜疲勞了,他就再加貼一張長期抽煙人士的牙齒和手指特寫,牙齒黑黃疏鬆、手指焦黃。一起服用,效果加倍。

 

柄棄壞習慣最狠的方法是訂立習慣契約——

找一個責任心強的問責同伴,建立一個正式規定,規定自己完成哪些動作來拋棄壞習慣。如果違反規定,必須受到相應的懲罰。

 

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的健身人士”,我準備這麼辦:給同學現金1000塊錢,約定1個月內運動10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拍照片發給對方。如果沒達到目標,1000塊錢就歸對方所有,不得索要回來。

一想到自己會損失一千大洋,心裡倍感心疼,我健身的動力就開始慢慢熱起來了。

 

以上,就是從書裡總結的培養好習慣以及屏除壞習慣的實操方法。

 

無論是培養好習慣,還是柄除壞習慣,你需要設定自己的身份,培養與身份相匹配的習慣。

 

養成好習慣需要遵守四大定律: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讓它簡便易行,讓它令人愉悅。從這四大基本定律出發,結合你的個性和能力,從容易做的事情開始形成慣性思維,不斷地提升門檻,最終就會養成一個個好習慣。

反之,屏除壞習慣則要遵守:讓它脫離視線,讓它缺乏吸引力,讓它難以執行,讓它令人不愉快。

 

希望這篇能夠幫助你養成好習慣,甩掉壞習慣。

 

Reference:《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詹姆斯‧克利爾著。

 

 

 

作者l 文七君

來源l 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