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洪鑒穩專欄 > 投資理財隨筆

向曾國藩學投資思維

作者:洪鑒穩   |   2020 / 09 / 08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

 

一位智商可能超低,連最低階的秀才都考了7次,而且還是倒數第2名考中,加上出身為最低階的農民家庭,身體又很不好,這樣一個條件奇差無比的魯蛇,竟打敗太平天國,成為一代名將。

 

他的作戰方法到底是什麼呢?而他的作戰方法與投資又有什麼異曲同工之妙呢?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一位名將,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有趣的是,他是這四大名臣之中,資質最差、出身最低、身體狀況最糟的人,有關他的生平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上維基百科上查看,這裡要論述的是他與太平軍打仗時,他帶領的湘軍所用之戰術竟與正確的投資思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湘軍的基本戰術稱之為「結硬寨,打呆仗」。什麼叫結硬寨呢?曾國藩命他的湘軍每天的行軍最多只走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後走到一個地點紮營,然後把剩下大把的時間用來挖溝。也就是說,他的軍隊每天紮營之後,不管多麼勞累,都必須首先環繞著營地,挖出兩道深溝,並且沿著這些深溝再築起兩道高牆,把自己保護起來。

 

壕溝的寬度、深度和營牆的高度、厚度,都有明確的要求標準。“作壕之法,外內重設,外壕廣六尺,深八尺,內壕半之。”也就是說外面的壕溝是寬兩米深三米,裡面的一條尺寸減半。“作牆如城,其高七尺”,七尺就是兩米多高。然後“子牆半之,牆厚六尺”,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大概用上四五個小時才能全部做完,然後把部隊分成三班,輪流站崗,叫作“站牆子”。等到一切就緒之後,才能安心休息。

 

為什麼曾國藩會這麼做呢?因為他剛剛開始打仗時,沒有經驗,有一次在平原上休息,被太平軍給偷襲了,差一點死掉,甚至還想跳江自殺。太平軍的作戰方式是學三國的,所以他們特別喜歡夜裡偷襲。吃了幾次大虧之後,曾國藩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每次打仗,首先別想怎麼打贏,得優先想如何不輸,這個很重要。

 

所以曾國藩每到之處就是先把壕溝挖出來,挖好了以後,敵人想如何偷襲都進攻不下來,如此就能安安心心地前進,等到明天再走四個小時之後,一樣再挖溝,再做牆。有這麼一說,李鴻章剛到湘軍的時候,覺得特別失望,說這哪是部隊,根本就是一個勞動團體,一天到晚的就是在挖地築牆,他甚至懷疑曾國藩到底會不會打仗。

 

不過這種優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保守作戰方法,屢建奇功,有一次曾國藩到了武漢,同樣開始挖毫溝,把整個武漢城都圍了起來,等敵人彈盡糧絕之後,便能攻下城池。所以曾國藩打仗,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月兩月,而是一年兩年。他想拿下一座大城市,規劃的都是一年以上的時間,甚至三年的時間。為什麼這麼做?其實這是主與客的轉換之道,例如敵方守武,我方現在要攻打,敵是主我是客,那我方肯定吃大虧,打不過他。

 

但我方如何反客為主呢?曾國藩的方法就是用壕溝把敵人的城牆整個圍了起來,而他自己在外邊有接濟,可以征糧徵兵,資源可不斷湧入,但敵方出不了城,若要出來,就得過這壕溝,於是曾國藩就變成了主,敵人就變成了客。也就是說敵人的部隊若想要突圍的話,形勢就會變成如同在攻打一座城,這時候主客的關係立即發生了改變。

 

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杖”戰略,追根究底,就是不貪小利,不求其謀,分清主客。很多人會想著如何偷襲,如何出奇制勝,如何打勝戰,如何速度快一點,但曾國藩說不需要這麼做,一切能以活得下去最重要,所以得先把自己保護好,再想如何取勝。就如同想攻城掠地,一樣是先把敵人圍起來,等到裡面的人沒飯吃,幾年下來之後,隨便打隨便贏。所以他能屢戰屢勝,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慢慢地推進,慢慢地推進。

 

講到這裡,你會發現曾國藩打仗的方法果然很呆,但卻相當有用,而且扎扎實實,完全不求急功近利,以長遠思考,先求保身,再求成效。投資的道理也是一樣。我一向提倡,不管你使用的是什麼投資模式,得優先思考如何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求獲利,如此長期下來,就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價值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同樣得先思考:

 

  1. 想買進的公司是否具備長期競爭優勢,能保障它未來的獲利。
  2. 買得價格是否夠低,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3. 投資組合是否有適度分散。
  4. 我的資金比例控管是和合宜。

 

把以上這些問題都解決的,就能讓自己優先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又能創造長期的獲利。其實,這也是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他總是優先思考如何讓自己不要虧錢,再想如何獲利,李嘉誠經營事業也是一樣,每項投資都是優先思考可能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再下決定。

 

事實上,這樣的思維幾乎可以在那些長期成功的人士身上找到,這也是我們必學的重要投資思維之一。

 

智股網  投資執行長

洪鑑穩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