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網路精選美文 > 投資大師們

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的災難——敗於追高,死於抄底,終於槓桿

作者:網路精選   |   2020 / 09 / 29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網路

 

巴菲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血管裡流淌的80%是葛拉漢的血。

他口中的葛拉漢,正是巴菲特的導師。

同時,也是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

作為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人,葛拉漢對後來眾多的投資大師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包括股神巴菲特,約翰·博格等等。

因此,他還被稱為“華爾街教父”。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這位華爾街教父的故事。

葛拉漢致力於長期價值投資的實踐活動並取得了超人的成績。

從1936年—1956年他退休為止有記錄的投資報酬來看:

“葛拉漢——紐曼公司”的年均報酬率不低於14.7%,高於同期股票市場12.2%的整體報酬率。

這一成績可以躋身於華爾街有史以來最佳的長期報酬率之列。

 

然而,一部傳世著作的誕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1929年初,美國國內一片繁榮,股市屢創新高,成交金額不斷刷新。

人們瘋狂湧入股市,交易所內人聲鼎沸。

此時,剛剛創立了”紐曼投資公司“的葛拉漢,卻十分焦慮。

10月28日,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道瓊斯指數暴跌13%。

葛拉漢的聯合基金也隨著市場的劇變暴跌掉70%之多,他本人也瀕臨破產。

 

金融危機之後,葛拉漢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他說:

失控的樂觀會導致瘋狂,而瘋狂的一個最主要特徵,是人們很難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這一次,葛拉漢重振旗鼓。

憑藉與生俱來的嚴密邏輯和超常嗅覺,讓他將價值投資運用自如。

與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之戰,直到現在,都被世界眾多商學院當做經典案例。

他也因此獲得了”股市獵手“的美稱。

 

葛拉漢認為:

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個重要的意義,當價格大幅下跌時,市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購買股票的機會。而投機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預測波動,並從市場波動中獲利。

 

這也是他為之奮鬥了一生的“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之一。

從1926年-1935年,葛拉漢的合夥基金取得了6%的總報酬。

但比之前標普500的報酬率為5.8%,道瓊斯指數的報酬率為3.8%。

葛拉漢在經歷了破產之災後,依然堅信價值投資理念。

他的葛拉漢紐曼基金,依然堅持購買低估值的股票。

而這個策略在今後的20年,給他帶來了平均每年3%的超額報酬率。

這個記錄,至今很少有人能夠實現。

就連,股神巴菲特的”低價值投資論“也是跟隨葛拉漢而來。

 

在經歷了大蕭條的破產後,葛拉漢的價值投資更傾向於”保守投資“。

這個想法固然對前期的巴菲特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是,伴隨著美股逐漸走強,這種保守的投資策略,也遇到瓶頸。

 

這一點上,葛拉漢也是認同的。

他在1970年的一次訪談中表示:

自己的證券分析價值策略,已經找不到優質投資標的了。這個策略在40年前回報率非常高的。但是,今天環境市場已經改變了。

 

葛拉漢是第一個教會大家如何做基本面投資的人。

但是,他的低估值投資策略有兩大弱點。

1.便宜的公司只會更便宜。

2.當經濟進入較快增長時,很難找到絕對低估的股票。

 

葛拉漢經常告誡投資者:

投資者的主要問題,甚至是他最大的敵人,很可能是他自己。

即便是眾多投資者的精神導師,葛拉漢也會犯相同的錯誤。

1930年初,虧損還不多的葛拉漢到佛羅里達州去會見一位93歲的老人。

老人做了一輩子生意,告訴葛拉漢:

別在這裡空耗時光了,你應該趕緊坐火車回紐約去把股票都賣了,清償掉債務,然後做你該做的事情。

可惜葛拉漢非常自信,錯過了最後的逃命機會。

本以為損失了20%以後,股票市場就安全了,急於翻本的他又貸款抄底股市。

 

接下來的事情,用葛拉漢的話就是:

所謂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機的唯一特點是一個噩耗接著一個噩耗,糟的越來越糟。

1932年聯合賬戶跌掉了70%之多,葛拉漢實質上已經破產了。

 

葛拉漢無疑是投資大師,但終究也沒有戰勝人性。

葛拉漢的這一次重大失敗不單單是由股災造成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抄底,還是帶槓桿的抄底。

 

他曾在其投資經中反覆說,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應遵循兩個投資原則:

一是嚴禁損失,

二是不要忘記第一原則。

 

然而追高、抄底、加槓桿的行為,他自己最終一樣也沒逃過。

葛拉漢的投資觀點用他自己的話概括就是:

最重要的投資原則是”安全邊際“。

 

無論你的信息和分析的質量和廣度如何,任何股票的未來都是不確定的。

因此,投資者必須始終在評估價值有較大折扣的基礎上進行投資,以對沖預測和評估中不可避免的錯誤。

如果買的便宜,你就不太可能虧錢;你無法控制一項投資的未來,但你可以控制所付的價格。

他的投資策略側重點就是“價值投資”。

投資就是價值回歸或者價值發現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找出被低估的股票並持有,然後耐心等待到價值被發現的時刻,當股票價格回歸到應有的價值時,投資者可拋售獲利。

 

總結下來,葛拉漢投資策略核心主要為兩個部分:

1.關注投資價值。

2.關注安全邊際。

 

他還總結了關於投資的幾項準則:

1.股票的獲利報酬率應大於AAA級債券報酬的2倍。

2.股票的本益比應小於其過去五年最高本益比的40%。

3.股票配息率應大於AAA級債券報酬率的2/3。

4.股價要低於每股有形資產淨值的2/3。

5.總負債要小於有形資產淨值。

6.流動比率要大於2。

7.總負債要小於淨流動資產的2倍。

8.過去10年的平均年化獲利增長率要大於7%。

9.過去10年不能超過2次的獲利增長率小於-5%。

 

葛拉漢曾不止一次得意地說:

葛拉漢聯合基金的驕人業績,既不是來自惡意炒作,也不是源於幕後操縱,更不是跟風投機的結果,而是完全依靠價值投資。

 

他也用他一生的經歷,印證了價值投資的正確性和可實用性。

在一次會議上,葛拉漢問在場的人:

“你們根據什麼如此認真地談論7.3個百分點的年平均報酬率,而股票價格在第一年上沖了40個百分點而在第二年下跌了20個百分點?”

他又問:

“股票市場又怎麼能獲得超過公眾持股公司的主要利潤增長率的回報率呢?”

 

葛拉漢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充分闡述:

如果有一支股票每年的獲利增長率為1 5個百分點,這是非常高的獲利,不過我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只要本益比保持現有水平,購買者能夠得到1 5個百分點的回報,如果有紅利的話再加上紅利。

這樣的報酬對其他的投資者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他們也會想要擁有這支股票。於是,其他的投資者購買這支股票,這樣,股價和本益比就會被抬高。

這使得股票價格的上漲超過1 5個百分點,這支股票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既然更多的投資者被可能有的回報率誘惑,股價就會脫離其基本價值而上漲,這樣就產生了泡沫。

美麗的泡沫越來越大,直到最終不可避免地破裂。

換句話說,如果人們買入時價格較低,股價會上漲,人們會覺得滿意而繼續購買,股價就會繼續上漲,如此循環。然而事情不會永遠如此。股票價格會上漲得過多,但不會永遠上漲。

 

他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

聰明的人用不需要聰明腦袋的方法賺錢,不聰明的人用需要聰明腦袋的方法賺錢。

 

他還有一句話,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他的理念框架:

根據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聰明人將世間的事情壓縮成一句話:“一切都如過眼雲煙”。

 

1956年,這位在華爾街奮鬥了42年的白髮老人,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決定隱退。

因童年時代的困難處境,深深影響了葛拉漢的性格。

他崇拜金錢,在他眼裡,生活成功的主要標誌就是能大把大把地賺錢,大把大把地花錢。

 

經過數十年人生的浮沉之後,他才掌握最滿意、最重要的物質利益的真諦:

最了不起的理財策略,是在一個人的收入範圍內過上美好的生活。

 

在葛拉漢80歲的壽辰慶典上,他說過一段話:

我生命中所享有的快樂至少有一半來自於精神世界,來自於文學和藝術中的美好的事物和文化。

每個人都可以幾乎免費地享受這些,只是需要有起始的興趣和一點點努力來欣賞展現在你眼前的這許多財富。

如果可能的話,把初始時的興趣變成持久的努力吧。一旦你發現了生命中的文化所在,千萬別讓它溜走。

 

 

最後,他的兩本書《證券分析》和《智慧型投資人》是每位做投資者必讀的經典之書。

 

在這裡,總結主要的三點分享。

 

1.內在價值理論

葛拉漢認為,市場並非一個能精確衡量價值的“稱重計”,相反,它是一個“投票機”。

證券分析並不是為了確定某隻證券的內在價值,而是為了證明其內在價值是足夠的。

 

2.內在價值評估中的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

葛拉漢的結論是“定性因素難以合理準確地評價”。

定量因素一定是分析的基礎,是前提。

定性因素在核定內在價值時是非常重要,但是再重要也不能憑空猜測,一切脫離事實的臆想必然成為冒險投機,進入到一種靠感覺投資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對股票估值是極其危險的。

 

3.安全邊際理論

葛拉漢提出了以安全邊際原則為選股基石:

“安全邊際均體現為以低於分析師所衡量的最低內在價值的折價出售股票”。

 

這就是巴菲特所說並被無數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以40美元買進1美元的東西。

葛拉漢將此稱之為“物超所值的個股策略”,目標就是努力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文章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