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網路精選美文 > 理財投資

這世上有兩種人永遠無法富有

作者:網路精選   |   2020 / 08 / 12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

 

世界上第一位億萬富翁是誰?

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世界上公認的“石油大王”。而洛克菲勒家族歷經一百多年,至今仍是世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作為億萬富翁,總有特別過人之處值得世人傳頌,但比起洛克菲勒的巨額財富,更多人知道洛克菲勒卻是通過他寫給孩子的38封信以及傳承給後代的良好家庭教育。

這38封信每一封都很經典,不僅單身未婚的人適合讀一讀,已經成家有了孩子的更可以讀一讀,無論是財富、教育,還是工作、人際,我們都能從這些信中獲益。

比如其中一封信中談到的賺錢哲學,個人就覺得很適合給孩子們講一講。

 

洛克菲勒和兒子約翰談到自己非常重要的一位合夥人查爾斯先生的賺錢哲學:世界上有兩種人不會富有。

 

 

第一種是及時行樂者。

 

這種人喜歡過光鮮亮麗的日子,像蒼蠅盯臭肉那樣,對奢侈品興趣昂然,他們揮霍無度,竭盡所能要擁有精美的華服、昂貴的汽車、豪華的住宅,以及價格不菲的藝術品。這種生活的確迷人,但它缺乏理性,及時行樂者缺乏這樣的警惕:他們是在尋找增加負債的方法,他們會成為可憐的車奴、房奴,而一旦破產,他們就完了!

 

這個道理在我們今天看來特別的簡單:

揮霍無度的人,不會富有。

所以有的家長和老師,會和孩子們強調要“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

但光“勤儉節約”就會變得富有嗎?

 

不,過度的“勤儉節約”也不會使人富有,這就是第二種不會富有的人:

 

 

喜歡存錢的人。

 

他們把錢存在銀行裡當保險,但它跟把錢冷凍起來沒什麼兩樣,要知道靠利息不能發財。

也就是說,揮霍無度和守財如命的人,都不會變得富有。

 

那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富人?

 

查爾斯先生認為只有一種人會成為富人:

尋找、培養和管理各種投資的方法,知道財富可以拿來滋生更多的錢財,會把錢拿來投資,創造更多的財富,還知道讓每一分錢都能帶來效益的人!

 

但恰恰是這點,一直被許多人所忽略。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極少教我們關於金錢的道理,甚至在談論金錢時往往只和孩子強調要“勤儉節約”,卻從來不告訴孩子,要讓每一分錢都花得有價值——不僅僅只是用合理的價錢買到實用的物品,還包括如何讓錢為我們創造更多財富。

 

有的人甚至會妖魔化“投資”這件事,認為投資都是騙人的,會有損失本金的風險,只有把賺到的錢存在銀行賬戶中才最安全。

 

在我們初入社會時,因為經驗和能力有限,所賺取的金錢很微薄,如果不是家境優渥,大多數年輕人都需要認真積攢,自律地存錢,才有可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金庫,以便滿足未來規劃和不時之需。

所以剛工作時,年輕人克制慾望,學會存錢確實很重要。

 

但如何把存到的錢用好,也是一門需要認真學習的功課,要知道年輕人最寶貴的工具就是——比別人更充裕的時間。

 

假設A和B同齡,A 25歲開始用10萬塊進行理財,每年哪怕只獲得平均4%的報酬,借助長時間的複利投資,到了60歲時這筆10萬塊會變成394608元,翻了3.94倍。而B選擇把10萬塊錢存起來以後養老用,到他60歲時這筆10萬塊錢幾乎還是10萬塊錢。

 

如果B也選擇理財,也是每年平均4%的報酬進行複利投資,只不過35歲才開始,那麼到他60歲時,這筆10萬塊變成266538元。晚10年投資,居然比A的資產少了近13萬!

如果把本金擴大至15萬、20萬......投資和不投資,早投資和晚投資,兩者之間的資產差距會拉得更大。

 

 

4%的平均年報酬很難嗎?

 

其實已經預設得很低了,很多保本型投資都能拿到這個報酬,本金虧損的風險也很低。如果長期用心打理,比如買指數型ETF,或是自行研究價值投資等,還有可能拿到更高的報酬,分散投資也能均衡風險。反而一直守著閒錢什麼都不做的人,才要冒更大的風險——因為貨幣是會不斷貶值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年輕人的工作。

 

你所能賺取到的薪水,其實就是用你的“人力資源”+“時間”換取來的——如果你能用好這些時間去精進自己,不斷提高單位時間的產出效率,在複利的作用之下,三五年後你的收入水準將顯著跑贏身邊的同齡人,而且越早精進越好。哪怕不小心投錯了,試錯的成本也比較低,因為你還年輕,越早吸取到經驗教訓,未來才會少走彎路。

 

洛克菲勒特別喜歡查爾斯先生的一句人生格言——珍惜時間和金錢。

這句話看似簡單質樸,實際上蘊含了很深的人生道理—— 珍惜你的時間和金錢,不只是要節省時間和金錢,而是要想方設法用好每一分時間、每一分金錢,以此為自己創造出更大的財富。

 

以上,其實是每位家長可以分享給孩子的,甚至自己也要堅持學習的。

 

 

 

 

來源: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