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知識


  • 關於理財與投資 > 理財投資學習園地

投資人的必修課—資產配置

作者:網路精選   |   2020 / 10 / 07

文章來源:智股網價值知識   |   圖片來源:智股網/網路

 

資產配置是投資者的必修課,它決定了你在市場中能不能長期獲利、能不能長期活下去。它並不是用來解決“如何提高報酬率”,所以新手往往覺得這個東西全是沒有用,但老手應該能夠深刻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葛拉漢的《智慧型投資人》,資產配置的理念也貫穿全書。沒錯,作者就是這個曾經說過“多頭市場,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

 

 

1、資產配置到底是什麼?

 

顧名思義,資產配置就是將資金分散配置在不同類別的大類資產上,由於這些大類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比較低,可以分散風險;各類資產的預期報酬率有低也有高,在降低整體風險的提前下又能兼顧報酬。

 

常見的大類資產包括:

1)股票類資產,預期報酬率高,但風險也高;

2)債權類資產,風險低,但預期報酬率不高;

3) 現金,流動性好,但長期持有就會被通貨膨脹收割;

4)黃金除了保值、增值,還有避險屬性,但長期報酬率仍然跑不贏股票類資產。另外還有大宗商品等資產,但一般人沒有條件配置。

 

 

2、怎麼配置呢?

 

2.1、理想的配置方案——“美林時鐘”

 

美林證券曾經提出過“美林時鐘”的資產配置框架。其基本的內涵是:不同的大類資產在不同經濟周期階段的表現不同,基於宏觀經濟分析而選擇配置表現最好的大類資產。

雖然理論非常漂亮,但實操很難。因為宏觀分析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平時大家應該也經常看到宏觀經濟學家被左右打臉,可見基於宏觀分析的策略實操性不強。

 

2.2、實用的配置方案——股債平衡

股債平衡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資產配置方案,也是適合大多數普通人的資產配置方案:一部分資金配置股權類資產、一部分資產配置債券類資產,並根據外部變化對它們的持有比例進行動態的調整。

這邊有兩個關鍵的問題:

1.股、債的比例怎麼分配?

2.怎麼根據外部變化進行動態平衡?

 

股、債的分配比例取決於你個人的風險偏好。中庸的投資者可以股與債5:5,保守的投資者可以股與債3:7,激進的投資者可以股與債7:3。

在股市短期漲了很多、而宏觀經濟和市場流動性水平並不支持這種上漲時,可以將一部分股權類資產賣掉,轉而買入債權類資產。

 

2.3、有什麼可以改進的方向?

針對“如何進行股債動態平衡”的問題,除了主觀地判斷股市的高低,還有一些半定量的玩法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比如基於股債利差來調整股債的比例。

部分機構投資是以股息率為價格錨來進行投資的。當股市低迷,股市整體的股息率高於債權類資產收益率時,股權類資產更有吸引力,賣出債權類資產、買入股權類資產;當股市上漲一段時間後,股市整體的股息率低於債權類資產收益率時,債權類資產更具有吸引力,賣出股權類資產、買入債權類資產。

 

 

3、資產配置到底有沒用?

 

資產配置的內容看起來很虛,但你經歷了一輪多空市場之後,自然就會重視這個事情。新手如果投資時間不長,不妨思考一下這兩個問題:

1)如果你在2007年全部買了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2008年全年單邊下跌的行情中,你會不會出清?如果急需用錢,你出不出清?

2)如果你在2016到2019年底全部買了定期理財或者債券基金,在這一波多頭市場行情中,你看到周圍的朋友每天一個漲停,你會不會後悔自己沒買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如果行情一直繼續,你會不會忍不住衝進去?

 

 

結語:資產配置一方面能降低風險,讓我們長期在市場中生存;另外,對很多管不住手的投資者,低頻率的股債平衡無疑是解決剁手問題的良藥。

 

 

 

 

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pinterest 分享到新浪微博

【延伸閱讀】